Obsidian用法笔记
Obsidian用法笔记
一、简介
Obsidian是一款强大的基于Markdown存储格式的笔记应用程序,由Erica Xu和Shida Li于2020年首次推出。它具有以下特点:
- 支持Markdown和基于文件夹、文件的存储方式:以Markdown格式保存纯文本文件构建知识库,方便管理和迁移。
- 链接功能强大:包括双向链接(反向链接),能让用户轻松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 高度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拥有丰富的插件和主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扩展和定制。
二、安装与准备
(一)下载安装
对于国内大陆用户,由于官网服务器在国外,下载速度可能较慢且容易中断。可以从Obsidian中文论坛下载安装包,该安装包由社区成员从官网下载,安全可靠且无需付费,但某些刚发布的版本可能未及时上架,仍需去官网下载。官网下载地址:Obsidian下载
(二)了解Markdown
Obsidian使用Markdown语言进行排版,这是一种简单流行的标记语言。以下是一些重要的Markdown语法:
- 标题:使用
#
表示标题,几个#
就代表是几级标题,如# 一级标题
、## 二级标题
等。 - 链接:
- Markdown链接:
[某个链接](https://example.com)
- Wiki链接:
[[链接]]
,效果和Markdown链接类似,但只在Obsidian里面有效。 - 图片链接:在链接前加
!
即可显示图片,如
- Markdown链接:
- 加粗:
**被加粗内容**
- 高亮:
==高亮内容==
- 列表:
- 有序列表:
1. 文字内容
- 无序列表:
- 文字内容
- 任务列表:
- [ ] 待办事项
(未完成)、- [x] 已完成事项
- 有序列表:
三、基本操作
(一)创建仓库
仓库(Vault)相当于一个文件夹,Obsidian会将所有笔记文件和附件存储在其中。首次打开应用程序时,会要求选择一个仓库,也可以在左下角点击当前仓库名,再点击“管理仓库”进入仓库管理页面进行新建或导入操作。
(二)创建文件夹和笔记
- 文件夹:在仓库中可以新建文件夹,文件夹下也可新建子文件夹。右上角点击文件夹图标可查看当前仓库的目录结构。
- 笔记:仓库和文件夹中都能新建笔记,笔记以
.md
格式保存。有以下几种新建笔记的方式:- 点击左侧导航栏上的新建文件图标。
- 点击界面中间的“创建新文件”。
- 使用快捷键
Ctrl + N
(Windows)或Cmd + N
(MacOS)。
(三)编辑与查看
- 模式切换:在笔记的右上角可以切换编辑和预览模式,也可以通过
Ctrl + 单击
使用“左侧编辑模式 - 右侧阅读模式”分屏。 - 大纲显示:打开“设置 > 核心插件”,找到“大纲”并打开右侧开关,关闭设置弹窗后,右侧边栏会多出一栏,点击可查看当前文件的大纲。
(四)链接操作
1. 笔记链接
在笔记中输入 [[
,会弹出已有的笔记列表,选择想要链接的文件即可。按住 Ctrl
键单击链接可直接跳转,还能在关系图谱中显示。此外,还可以链接到指定文章的指定标题或指定文本块:
- 链接到指定文章的指定标题:输入
[[
,选择所需链接的笔记,当该笔记被选中(高亮)时,按下#
,弹出的列表将显示该笔记中的标题,选择所需标题后按下Enter
完成链接。 - 链接到指定文章的指定文本块:输入
[[文件名
唤起弹窗,选择相应的文件后,输入^
进入块选择界面,输入关键词选择所需链接的块,选好后按下回车键,块链接会以[[filename#^dcf64c]]
的形式出现。
2. 超链接
使用快捷键 Ctrl + K
出现 []()
,[]
内自定义链接名称,()
填入本地文件路径或者网址,例如 [Obsidian官网](https://obsidian.md)
。
(五)全局搜索
当笔记数量较多时,可使用全局搜索功能快速找到所需内容。点击左侧边栏上方的放大镜图标,打开搜索面板,输入关键词回车,下方的搜索结果列表会显示所有包含该关键词的文件和内容。
(六)缩略预览
按住 Ctrl
键,可在小窗口中查看文件内容,无需打开文件即可预览。
四、图片操作
(一)插入图片
1. 复制粘贴
在很多场景中,可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操作将图片插入Obsidian笔记,并作为笔记附件保存到Obsidian库。
- 复制图片内容:如截取屏幕截图、在图像编辑软件中框选并复制图片内容,将选中的图片内容保存至系统粘贴板,在Obsidian笔记适当位置按
Ctrl + V
,图片内容会被保存为一个图片文件(一般以关键字paste
作为文件名前缀),并存储至Obsidian库,具体存储位置与Obsidian系统设置有关。 - 复制图片文件:在钉钉/微信对话框、网页或本地电脑离线存储中复制图片,在Obsidian笔记适当位置按
Ctrl + V
,图片文件将被存储至Obsidian库,文件名保持不变。
2. 语法插入
- 本地图片:使用
![[图片名]]
插入本地图片,如![[Pasted image 20230101224556.png]]
。 - 外部图片:使用

插入外部图片,如
(二)图片显示与格式
1. 只显示链接不显示图片内容
显示图片的语法为 ![[图片名称.png]]
,只显示图片链接不显示图片内容的语法为 [[图片名称.png]]
,即去掉前面的 !
,形式等同于反向链接。
2. 图片大小调整
- 本地图片:
- 固定图片大小:
![[图片名|宽度数值x高度数值]]
,如![[Pasted image 20230101224556.png|200x300]]
- 等比例调整:
![[图片名|宽度数值]]
,如![[Pasted image 20230101224556.png|200]]
- 固定图片大小:
- 在线图片:在链接的锚文本中添加
|宽度数值x高度数值
来更改图片尺寸,如
;若只指定宽度,图片会根据原始长宽比进行缩放,如
3. 图片位置设置
- 居左居右:在图片名后加
|R
可设置图片居右显示,加|L
可设置图片居左显示(默认居左,加|L
通常不必要),还可和控制大小的参数一起使用,如![[Pasted image 20230101224556.png|R|200]]
- 居中显示:Markdown语法控制图片居中可能无效,可改用嵌入HTML代码的方法,例如
<img src="图片链接" align="center" width="40%">
,其中align="center"
表示居中,width=40%
表示图片宽度为所在父窗口的40%,等比例缩放,也可用width=200 height=100
设定固定宽高。
(三)图片链接问题解决
1. 图片链接转换成Markdown语法
Obsidian的图片链接默认使用wiki链接的方式保存,如 ![[图片路径]]
,一般的Markdown编辑器无法识别。可使用Obsidian的插件进行正则替换,将 ![[图片路径]]
格式转换成 !()[图片路径]
格式。具体步骤如下:
- 下载支持对全文进行正则表达式搜索替换的插件。
- 使用
ctrl + p
打开命令面板,输入Regex Pipeline:Apply Ruleset
,点击+
号,输入一个名称,在content
中输入\"\\!\\[\\[XXX/Pasted image (.+).png\\]\\]\"->\"!(XXX/Pasted%20image%20$1.png)\"
,将XXX
换成自己的图片目录。 - 保存后,码完字右键选择
Regex Pipeline:你喜欢的名字
执行替换。
2. 解决图片显示兼容性问题
从Obsidian中插入的图片跟Typora中插入的图片在不同文件夹,可能导致在Typora中不显示。可完成以下三步操作解决:
- 设置图片显示相关设置(具体设置可参考对应软件的图片显示设置界面)。
- 设置图片放置的位置,确保二者一致。
- 更改Typora的图片设置。
(四)图片存储管理
1. 设置图片存储文件夹
使用 Custom Attachment Location
插件,在插件市场搜索并安装。安装后点击设置,可自动创建与md文件名字相同的子文件夹,且更改md文件名字时,子文件夹名字也会随之更改(但在安卓平台更改md文件名字后,此功能可能失效)。
2. 图片重命名
使用 paste image rename
插件可对图片进行重命名,便于管理。但该插件可能存在命名不统一的问题,可勾选 Always add dublicate number
解决第一张图片没有编号的问题。
3. 本地图片插件
Obsidian Local Images
插件专为Obsidian桌面版设计,它能自动检测笔记中的外部图片链接,下载这些图片并保存至本地,随后更新笔记中的链接指向本地存储的图片,确保即使原始网络图片丢失,笔记仍然完整。安装方法如下:
- 打开Obsidian,转到左侧边栏的设置页面,点击“社区插件”选项卡。
- 在搜索框中输入“Obsidian Local Images”,找到该插件后点击插件旁的安装按钮进行安装。
- 插件安装完成后重启Obsidian以激活。
五、插件使用
(一)插件安装
打开设置,关闭安全模式,然后浏览插件市场,搜索插件并进行安装。注意在不同的笔记仓库中,插件可能显示不同,可将 .obsidian
文件夹下的 plugins
文件夹粘贴到想要使用的仓库中。
(二)常用插件介绍
1. Task插件
可将分散于各篇日记的任务集中于一处管理。安装并启用该插件后,在 设置 > 快捷键
中,搜索 Tasks
,为 Task: Create or edit task
创建一个快捷键命令(如 Ctrl + T
),使用快捷键唤出任务面板,可设置个性化任务。例如,使用以下代码可筛选出整个笔记库内所有未完成的任务:
not done
2. Day Planner插件
与 Tasks
插件都能对笔记库中的To - do内容进行集中管理。Tasks
插件更自由灵活,能扫描笔记库内任意地方的To - do内容;而 Day Planner
只能扫描特定的文件夹,但有更精细、有趣的日程/任务管理方式,包括文档顶部自动生成甘特图、右侧自动生成时间线、底部右下角有全局的任务提示等,任务到点时还能弹出系统级的通知提醒。安装完该插件后,会默认开启 File mode
功能,在笔记列表根目录中自动创建名为 Day Planner
的文件夹,每天会在该文件夹内自动创建一个新的日程文件,需用特定语法格式书写日程才能被插件正确识别,如:
## 任务标题
- [] 07:00 任务
3. Dataview插件
可以实现像查询数据库一样查询笔记库。例如,在笔记中插入以下查询代码,可获得所有数学笔记中,被引量最高的10个笔记:
TABLE length(file.inlinks) AS "被引量"
FROM #Area/数学
SORT length(file.inlinks) DESC
LIMIT 10
4. Excalidraw插件
是开源白板软件 Excalidraw
的Obsidian插件版,能实现图片的编辑,还可直接嵌入笔记显示,甚至在图片中添加反向链接,建立强关联,其手绘风格随意、清新。
5. mousewheel - image - zoom插件
安装该插件并根据个人偏好和使用习惯设置操作触发按键和调节步数,就可以通过鼠标滚轮放大和缩小图片,MD语法的相关参数会自动修改。
6. Obsidian Image Captions插件
可给图片添加描述。安装该插件(未上架插件可使用 Obsidian42 - BRAT
插件进行安装体验)后,在图片链接按以下格式添加即可:
![[Pasted image 20230106152713.png|咖啡豆文档]]
六、标签与双链
(一)标签
1. 打标签方法
在标签名前面加井号 #
,如 #时间管理
、#心理学
等,标签还可以嵌套,相当于子标签,如 #产品知识/分析报告/竞品分析
。
2. 标签作用
方便给笔记做二次分类,点击某个标签,左侧边栏会自动打开搜索面板,显示有这个标签的文件列表。
3. 标签体系构建
- 打标签标准:主体 + 方面 + 空间 + 时间 + 类型。例如,笔记主要描述某产品的市场分析,主体就是该产品,方面是市场分析,空间可以是某个地区,时间是分析的时间段,类型可以是报告。
- 标签产生机制:
- 规律性分类:按照一定的规律对笔记标签进行分类,如在市场营销领域,使用“社交媒体”、“市场趋势”和“竞争分析”等标签分类不同类型的市场营销笔记。
- 黄金圈分类:将笔记标签分为what、why和how三类,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例如,在写作领域,使用“提出问题”、“准备素材”和“写作流程”等标签区分不同阶段的笔记。
- 标签更新机制:根据日常笔记进行标签体系更新,标签最多设置三级结构。
(二)双链
1. 双链创建
使用双括号语法 [[笔记名称]]
来实现双向链接,如果笔记名称不存在,按住 Ctrl
单击则会自动创建笔记。还有更多语法:
![[笔记名称]]
:前面加感叹号则会在当前笔记预览链接笔记内容。![[笔记文件名#标题名]]
:预览具体笔记某个标题下的全部内容。![[笔记文件名^文本块]]
:预览具体笔记下某个文本块的内容。[[笔记文件名#标题名]]
:链接具体笔记某个标题。[[笔记文件名^文本块]]
:链接具体笔记某个文本块。[[笔记文件名^文本块|显示别名]]
:链接具体笔记某个文本块,并显示别名。
2. 双链作用
双链是打造个人知识库的关键,能帮助构建知识体系,让用户不仅知道本笔记引用了哪些笔记,还能知道哪些笔记引用了本笔记,从笔记之间的联系中获得新的见解。
七、知识管理与流程优化
(一)知识管理结构
可采用I.A.P.R.A方法论对Obsidian的文件夹结构进行重塑,分为以下5大类:
- Inbox(收件箱):放置所有临时性、还未消化的内容,定期进行归档、整理或删除。
- Project(项目):指一个将要发生的独立事件,至少需要多个动作才能完成,如写一本书、组织一次旅游等。
- Area(领域):日常需要精进的领域,如健康、写作等。
- Resource(资源):感兴趣的事情,是支撑现在和将来
Area
的外部知识储备,对应卢曼的Zettelkasten方法中的永久笔记。 - Archive(归档):沉寂的内容,但可能对未来有用,在上述类别的信息失去活力、不再关注后用来归档,以减少对其他重要信息的干扰。
(二)知识整理流程
1. 收集
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进行,同时考虑工具的便捷性和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工具切换。收集的信息可视为临时笔记,为后续整理和创作提供素材。
2. 整理
使用Obsidian进行双链接笔记管理,便于查看信息关系图谱和知识管理。同时,可利用云存储(如flomo)临时记录灵感信息,并定期导出存入Obsidian中,形成记录 - 整理的循环。
3. 创作
在整理好的知识框架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如对信息进行总结、提出新观点或通过知识块的链接产生新想法。可使用可视化笔记等工具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创意。
4. 分享
通过写文章、制作图表、视频或交互文章等形式将创意和知识分享出去,这不仅能扩大影响力,还能促使个人不断输入新的信息和技能,持续进步。
八、快捷键设置
(一)Windows常用快捷键
动作 | 快捷键 |
---|---|
复制 | Ctrl + C |
剪切 | Ctrl + X |
粘贴 | Ctrl + V |
无格式粘贴 | Ctrl + Shift + V |
撤销 | Ctrl + Z |
重做 | Ctrl + Shift + Z 或 Ctrl + Y |
查找(当前) | Ctrl + F |
全局查找 | Ctrl + Shift + F |
替换(当前) | Ctrl + H |
插入链接 | Ctrl + K |
字体加粗 | Ctrl + B |
切换编辑和阅读模式 | Ctrl + E |
(二)自定义快捷键
系统未设置但可推荐设置的快捷键,如:
动作 | 快捷键 |
---|---|
快速切换 | Alt + 1 |
切换待办事项状态 | Ctrl + Enter |
切换实时预览/源码模式 | Ctrl + / |
无序列表 | Alt + i |
与上一行互换 | Alt + ⬆️ |
与下一行互换 | Alt + ⬇️ |
折叠/展开右侧边栏 | Ctrl + ⬅️ |
折叠/展开左侧边栏 | Ctrl + ➡️ |
打开工作空间 | Alt + Q |
以上就是Obsidian的一些常见用法,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你可以发现更多适合自己的使用技巧,让Obsidian更好地服务于你的知识管理和学习工作。